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蘇美爾人用楔形文字泥板寫信如何保護隱私?除了將人的尸體做成木乃伊,古埃及人還把什么做成木乃伊?中國發現最早的黃金貨幣叫什么?當我們參觀一個文物展,到底應該怎么參觀?4月9日,記者來到國家海洋博物館“大河文明”特展,請該館科研科普中心副主任朱辭為讀者進行詳解。
“大河文明”特展由國家海洋博物館和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共同主辦,意大利駐華使館、意大利駐華使館文化中心支持。近200件(套)來自中、意兩國共16家文博單位的文物“亮相”,展覽持續到7月28日,將在4個多月的時間里,向觀眾描述在大河源流的滋養下,不同文明誕生、發展、演化和流變的歷史軌跡,深度闡釋河流與人類文明的關系。所有參展文物來自意大利都靈埃及博物館、意大利東方藝術博物館、意大利都靈皇家博物館、意大利巴拉科古代雕塑博物館,以及河南博物院、甘肅省博物館、徐州博物館、杭州市臨平博物館、鄭州博物館、洛陽博物館、焦作市博物館、西安博物院、寶雞青銅器博物院、寶雞周原博物院、古陶文明博物館、國家海洋博物館的珍貴館藏。本次展覽以世界大河流域誕生的文明古國為主題,分別從“孕育”“塑造”“城與國”三個篇章呈現,用四大文明古國留下的珍貴文物,向觀眾講述了古代人民依靠大河流域發展農耕文明的精彩歷程。近200件(套)珍貴文物中,有108件(套)來自意大利,除了薩爾貢二世國王浮雕像為復制品以外,其余全部都是原件珍品。值得一提的是,這一站也將是這108件珍品在國內展出的最后一站。
什么,古埃及人是最早的“貓奴”?
在“孕育”篇章,幾件特別的展品吸引了觀眾的注意。這是貓還有魚的木乃伊。
古埃及人篤信靈魂可以永生,為了讓靈魂有寄存之地,便用亞麻布包裹著尸身進行防腐制作成木乃伊。據朱辭介紹,古埃及人在制作木乃伊的過程當中,也會把一些動物做成木乃伊,有的是作為逝者的靈魂伴侶,在地下陪伴他們,有的是作為他們的食物,有的是把動物木乃伊獻祭給神明。古代埃及人將貓視如神明的化身,還會把貓看作重要的家庭成員,當貓死后它的主人會陷入深深的悲傷,有的甚至還會把眉毛剃掉。它的主人會把它做成木乃伊,在入葬的時候,主人還會把它喜歡吃的一些食物一起進行埋葬,比如魚等。如此說來,古埃及人大概是世界上最早的“貓奴”了。
就在這件貓木乃伊旁邊,便展出了魚的木乃伊,旁邊還展出了魚的棺材。
“孕育”篇章里還展出了一些陶器,如變體魚紋彩陶盆,其歸屬于我國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,可以說是整個特展年代最早的文物之一。
變體魚紋彩陶盆
在“孕育”篇章,您還可以看到距今4000多年的古埃及船模型,古埃及人信奉太陽神,他們堅信尼羅河的盡頭是太陽神的所在地,而船模型就是冥界河流上引渡靈魂的載體,如果仔細看,船模型的兩側還繪有荷魯斯之眼圖案的護身符,古埃及人相信荷魯斯之眼能在復活重生時發揮重要作用,它被視為辨別善惡、捍衛健康與幸福的護身符。
費昂斯沙伯替俑
這一篇章還能看到費昂斯沙伯替俑,費昂斯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人工合成材料之一,一種類似玻璃材質的材料。古埃及人認為,人們死后會承擔一些勞作任務,這時便可由替俑代替主人完成。
亡靈書
還可以看到亡靈書,根據埃及的宗教信仰,它們將作為通往來世的通行證,引導死者度過艱難而危險的地下世界。
原來,蘇美爾人的信這樣“加密”
“我給你的愛寫在西元前,深埋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,幾十個世紀后出土發現,泥板上的字跡依然清晰可見”,有這樣一首歌曾這樣唱道。
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又稱兩河文明,是指在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兩河流域之間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(現今伊拉克境內)所發展出來的文明,是西亞最早形成的文明。蘇美爾人所建立的蘇美爾文明,是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中的一部分。
在“大河文明”特展的“塑造”篇章,展出了距今5000年左右(公元前3500-前3000年左右)的蘇美爾楔形文字泥板。朱辭介紹道,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——蘇美爾楔形文字就是寫在泥板上的。是在泥板將干未干時,蘇美爾人用削尖的蘆葦稈或木棒在軟泥板上刻寫,寫完后再燒硬或晾干。那么,如果蘇美爾人以泥板通信,要怎樣才不讓送信的人看到信的內容呢?可以在泥板外再用軟質的泥土包起來,在上面加蓋印章。收信人收信后敲掉覆蓋于上的泥土,就能看到信的內容了。
2000年前的漢代“別墅”原來長這樣
在“塑造”篇章,還展出了兩座陶倉樓。在漢代,陶倉樓模型是隨葬建筑明器,展現了漢代莊園主的居住和生活場景。
其中一座漢七層連閣式彩繪陶倉樓,由主樓、附樓、院落和閣道四部分組成,整體構造精致且復雜。在目前出土的眾多陶倉樓中,漢七層連閣式彩繪陶倉樓是發現的層數最多、最高大完整且最具代表性的漢代建筑明器。
旁邊的漢四層彩繪陶倉樓,雖然不及七層的那么恢宏,但是我國目前已知的唯一一座通體彩繪陶倉樓,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和藝術價值,被稱為“最美陶倉樓”。
先秦時期的郢爰、秦“半兩”銅錢,這里都能看到
中國,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,其輝煌燦爛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,根植于廣袤的大地上。在“城與國”篇章,展出了眾多我國黃河、長江流域相關珍貴文物,它們不僅是中國歷史的見證,也是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源泉。
饕餮紋斗
師同鼎
在這里,有西周時期的編鐘、伯多父盨、師同鼎。“師同”為人名,師同鼎腹內壁有銘文7行54字,是研究西周歷史及周王朝與北方強族關系的重要史料。
伯多父盨
在“大河文明”特展,還展出了“郢爰”,這是目前考古發現的最早的黃金貨幣,“郢”是先秦時期楚國都城的名稱,“爰”有人認為是楚國的重量單位,一爰大約為250克。楚地擁有豐富的黃金資源,當時黃金的流通僅限于上層社會,使用時需要切割,因而出土的郢爰大多為零星碎塊。
郢爰
秦“半兩”銅錢
公元前221年,秦始皇統一中國,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帝國,為加強中央集權,秦始皇實行了一系列的政策,比如統一貨幣和度量衡。秦“半兩”銅錢是我國最早的統一貨幣,圓形方孔,這樣的形式也成了此后歷代封建王朝錢幣的樣式。“城與國”篇章,便有秦“半兩”銅錢展出。衡是測量物體輕重的工具,秦“半兩”銅錢旁邊的銅詔鐵權就是一種衡,相當于如今秤砣的作用。
有講解嗎?
很多讀者關心,特展現場是否有講解。記者了解到,周末和節假日,國家海洋博物館將提供公益的人工講解,時間為上午10點和下午2點。平時則可以租用語音導覽器,或者掃描展廳門口的二維碼收聽免費講解。
據了解,“大河文明”特展開展以來,已接待觀眾萬余人次。預計整個展覽期間將接待游客7萬人次。
今年還將開辦哪些展覽?
據朱辭介紹,今年以來,國家海洋博物館已新辦了三個展覽,即向海圖強——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艦船模型特展、“大河文明”特展和「遇見藍眼淚」微觀海洋數字光影展。接下來,海博館還將采用引進來和走出去的方式,陸續推出多個展覽,在引進來方面,將舉辦“艦證強軍”特展、“海圖展”、野生動物保護特展、海上絲綢之路文物文化特展等。在走出去方面,已赴武漢中山艦博物館舉辦通草水彩畫特展。此外,2024年海洋十年大會將于4月10日~12日在巴塞羅那舉行,國家海洋博物館聯合聯合國“海洋十年”海洋氣候協作中心將在大會上舉辦衛星活動,中國古代航海技術文化相關展覽,明天即將開幕。而在6月8日“世界海洋日”,海博館還將赴珠海舉辦我國大洋科考成就相關的展覽。
當我們參觀一個文物展,到底應該怎么參觀?
朱辭建議,參觀文物展,不僅要看展柜里的文物,更應該像閱讀一本書那樣,閱讀一個展覽。不論是展板上的文字介紹,現場電視屏幕里播放的視頻,都是整個展覽的一部分。記者看到,“孕育”篇章現場播放的視頻中,展示的正是亡靈書材質莎草紙的制作工藝,也是展覽的重要內容之一。“希望觀眾可以駐足更長時間,閱讀墻上的說明,觀察文物的細節,也許就會有不同的體會。”他說。
來源:津濱網